中国设计在世界算什么地位了?不好说,因为中国设计师整体水平还不够,中国设计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多高。那如此多中国风又算什么呢?那算中式设计。从字面上说,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可以进行中式设计,但中国的产品、中国设计师的产品,才是中国设计。
是的,这差距还是在设计师群体素质上。中国缺乏创造性的设计,审美不足,再往跟上追,是中国审美教育的失败。我们培养出了不少有知识的人,但未必有文化。很多人靠知识和技能获取财富资源后再充实个体,吸收文化,和基础教育时就奠定了全民审美素养,这是两个概念,效果也截然不同。
这不赖设计师,很多企业家也不愿意去购买设计,更没有可以驾驭高层级设计师的审美能力。所以中国设计在进步,但没我们的GDP那么突飞猛进让全世界人民咂舌。
中式设计,则不然。中国的符号、中国的哲学意境、中国千年历史留下的材质、面料、形式经验,这些是真正开始被认可了的。年初去欧洲,那确实感觉,中式设计势不可挡。大牌街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中式的橱窗,外国人在展示形式都在拼命融入中式元素。产品就更不用说。Armani的手包用中国绢花绣富贵牡丹,整个国画风格的手绘,GUCCI把标识印上熊猫玩偶,长城鸟巢都上了时装和高跟鞋底。更不用提家居,窗格、太极、园林式意境,这几年早就开始流行。
外国设计师用中式,很多思路就和我们的设计师不一样。比如符号抽取上,他们不对中国红最感冒,而是金,金色才是最能体现中国的色彩,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大内皇宫还是充满中国味儿的传统首饰。比如他们喜欢大体量的元素微型化,故宫、天坛、长城,当然还有水立方鸟巢。大方向说,他们在灵感汲取和表达手段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样的元素谁都可以运用,那中国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严格说,是文化。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这块偏偏又失去了。我们总觉得外国设计师“抽取得不地道”,但让咱们说什么,又说不清楚。能感觉不地道,因为我们血脉里,潜移默化的物事接触中,汉字语言中国风俗下,能感觉出这未必是真正的神韵。但说不清,就是因为文化修养不够,找不到准确的表达方式,不管是通过文字语言还是设计语言。
所以中式设计已经获全球青睐,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还需要努力。首先不是设计师,而是企业家努力。没有经济支柱,不论艺术还是设计都不会有好的土壤。设计是需要购买的,艺术也需要购买。比如意大利的美迪齐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后来的艺术才会出现盛况,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出现的。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你不停的重复制造会让这个社会停滞在审美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家要有自己的意识责任。
其次就是设计师。除去一些留学背景和天才们,我想我们的本土设计师群还要立足好参考学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个能背三百首唐诗的人,必然会对诗词有深刻的印象;有了深刻的印象,自然就会模仿写诗词,写的好坏暂且不论,但一定会有整体感觉。你读了10首诗就要去创作,这就容易摸不着门道了。尤其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个人天才型的工作室,是一个设计师群体的力量。那么这个群体就至少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读透已有产品的能力,才能在流水线外产生出自己的设计灵感。
中式设计由中国设计发扬光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我相信也是必然。毕竟一个老外太极拳打得再好,也不会有一个国家的老外都把太极拳打得多好,底蕴还是我们近水楼台的最大优势。但中国设计未必就死扣着中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