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但要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节能减排一直是建陶业之痛,尤其是去年哥本哈根峰会之后,建陶业的环保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环保压力更甚。在问责制的利剑之下,继佛山、淄博这两大瓷区首先遭遇政府的环保重拳之后,目前连中西部的法库、云南等瓷区的当地政府也在勒令陶瓷企业整改升级,甚至开始驱逐低端企业。如此下去,建陶企业将会沦落成为游牧部落。
前段时间,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已经正式立案,这是中国陶瓷行业面临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反倾销调查,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知名陶瓷企业。不难想象,在欧盟这次大规模反倾销的幕后,是意、西为代表的传统建陶强国出于自救而掀起的针对新兴建陶大国的商业战争。而其起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建陶的性价比优势愈发明显,不仅抢占了欧盟本土市场,连世界上最大的瓷砖进口国、也是欧洲建陶业的最重要市场——美国也向中国敞开了怀抱,中国建陶在美国的输出量大幅攀升,也给欧盟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对中国建陶的出口而言,欧盟的贸易反制手段绝不可小觑。
针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建陶协会已经主动联系欧盟瓷砖协会协商和谈,寻求双方贸易的长治久安之策。协会高级顾问陈丁荣先生特别提出,我们要对欧盟以外的国际市场发力,尤其是美国市场。另有与会的企业代表建言,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建陶出口退税,提高建陶产品出口价格,避免将政府的钱贴给欧盟!此外还有代表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我们具有优势的抛光砖产品,如黑泥等稀缺性原材料应该尽早禁止出口等等。这些建议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代表们的目光都放得很长远,不拘于一时一地之利。以前,中国建陶也曾遭遇韩国和印度的反倾销,结果是中国建陶价格虽然被迫上涨,但销量也随之上涨,收获的反而是双赢。所以说,反倾销未必是一件坏事。一直以来,中国建陶的低价伴随的是浪费国内能源资源、克扣人工福利、偷税漏税等不规范的、粗放式的经营,而借助反倾销的机会,我们行业不仅要主动应诉更要主动调整,而且不能只是调整出口的价格和策略,更要调整粗放式的经营。
国内建陶市场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六、七月本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加上政府对楼市的强力调控,建材市场一片黯淡,一位北京经销商直言现今比2008年奥运的时候还要惨淡。另一方面,建陶企业也开始走到了分岔口:中高端品牌企业继续图强,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各自的品牌特性;中低端品牌企业继续做大,多品牌分区域大举扩张;在开春小阳春的刺激下,陶瓷似乎又成了黄金行业,连不少行外游资也开始进入陶业企图分一杯羹,从而加剧了中低端建陶市场的竞争。
对于建陶产业的节能减排问题,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当属瓷砖减薄减量。为此,建陶协会正在大力促进瓷砖减薄减量,相关的强制性标准也准备在明年推出。笔者认为,瓷砖减薄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标准的缺失将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就不利于市场的推广,因此强制性标准的推出应该更快一些。总之,建陶行业最好能争取抢在国家制订与出台“十二五”规划的相关限制政策之前,通过自身硬件设备的整改、技术的升级尤其是通过价值创新、提升产品单位产值等各种方法,先把单位GDP能耗降下来,从而为产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扫清障碍。
要成为世界建陶的强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就必须掌握充分的话语权。中国建陶行业当前仍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还没有哪家企业可以担当行业大哥的角色、承担起统帅全局的重任。群龙无首,难聚众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鉴于此,笔者曾多次呼吁建立建陶产业联盟,而面临内忧外患,建立建陶产业联盟更是已迫在眉睫。同一细分市场中的主流品牌如果能抱团合作,形成高度团结、高度自律的产业联盟,不仅有利于在不同领域的对话中把握话语权,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非执行者,更能合力解决中国建陶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联合推进与上下游的正常合作关系,打破行业潜规则;共同推动瓷砖减薄减量;加速拓展国际营销渠道;擦亮中国建陶的金字招牌等等。面对各种争端,由协会牵头厘清思路制定战略,并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抱团作战也远比一家家企业单兵苦战容易得多。
中国建陶靠低成本、靠大规模、靠粗放式经营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从默默无闻发展到雄踞全球60%以上的份额,可以自信的说,目前全球已经没有哪个市场能够拒绝质优价廉的中国建陶产品!然而,中国建陶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同时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发生后,郭台铭慨叹“代工企业要改变了!”而中国建陶也同样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战略转折点,大规模、低成本的产业发展之路已越走越窄,也许很快就会走到尽头。当前中国建陶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但由大变强的拐点也已经出现!是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把握机会,还是被动等待被搬迁被关停?答案已经昭然若揭!正如暴风雪可能会形成灾害,但也能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唯有抓紧时机在暴风雪来临之前修炼自身,才能无惧暴风雪的侵袭,用坦然的微笑迎接其后的万里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