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应该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不是‘魏蜀吴’三国杀!”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但民众热议国是的余温仍不断发酵。在从北京飞返广东的归程中,有两名人大代表特别兴奋,一个是马兴田,一个是李林楷。
前者自以《三国演义》的典故喻证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应是“好兄弟”后,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后者得益于“汕潮揭一体化”的大环境,刚签了一个大单,两人感触良多。
飞机稳稳落在揭阳潮汕机场,不管是急着去汕头的马兴田,还是要回揭阳的李林楷都明白,这个外形像彩贝、散发着簇新气味的机场,正蕴含着粤东发展的珍珠,成为广东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新机场辐射力显现
当年听说民用机场要转场新建在揭阳时,汕头人“炸开了锅”,感觉“粤东大哥”地位岌岌可危
3月中旬一天,广州白云机场依旧繁忙。
汕头一家食品外企的销售员严蕾(化名)有些意外,她原以为飞揭阳的机票随到随买,哪知上午8时到达白云机场时,飞揭阳的早午航班机票均已售罄。
严蕾每个月都要出差两三次,“汕头的航班少,要转机,索性要么到深圳,要么到厦门坐飞机”。
最糟糕的一次是,她从北京回汕头,坐了两天飞机。“第一天下午,北京到广州延误,从广州飞汕头的最后一班机又取消;第二天,早上广州飞汕头的航班又延误,回到家都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改变,从2011年12月15日开始。
当日8时10分,揭阳潮汕机场首个航班腾空而起飞往广州,标志着军民两用运营了38年的汕头外砂机场退出民用领域,新机场正式登场。
严蕾刚好喝上“头啖汤”。随后每月两三次的乘搭,扑面而来的感受是方便,还意想不到的票务紧张。严蕾说,“这个机场建得好!”
汕头外砂机场从1974年开始民航运输业务,但由于同时承担着军用任务,该机场不仅民用设施规模较小,而且在空域使用、民用航班航线安排上也较受限制。
即便这样,汕头人一直对自家门口有个机场,感到十分自豪和依恋。
“汕头经济总量一直是粤东地区最大的,机场选择放这里,大家觉得理所当然。”严蕾曾和绝大部分的汕头人一样,对新机场选在揭阳颇有微词,“好像有东西被别人夺走了,担心汕头将来会走下坡路”。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理所当然成为“粤东大哥”,但近年来与粤东其它地级市相比,领先距离在逐步缩小,“小弟”揭阳紧紧追赶。
当听说民用机场要转场新建在揭阳时,汕头人“炸开了锅”,感觉“大哥”地位岌岌可危。
从1993年开始选址,1999年立项,2007年获得“准生证”,到最后启航,18年间,关于潮汕机场选址的口水战隔三差五就会上演,直到设想终于变成现实。
崭新的揭阳潮汕机场坐落在揭阳市揭东县登岗镇与砲台镇交界处,地处汕潮揭三市中心,距离三市市区各20公里左右,服务半径为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粤东地区,辐射闽南部分地区。
揭阳潮汕机场副总经理郭大杰告诉记者,机场大部分员工都已在汕头安家,每天来回2小时的上下班时间,对他们这些已经习惯了“半小时生活圈”的汕头市民来说,确实不习惯。“空间距离并不遥远,心理距离才更重要。”郭大杰说。
“旧机场发展空间确实有限,新机场的辐射力已经显现。”郭大杰说,运营三个月来,机场运送旅客50万人,同比增长一成多;春运期间累计接送旅客25.3万人,同比增长15%。“过去超过70%都是汕头本地客人,如今汕、潮、揭、外地的比例大概是5:2:2:1。”
粤东腾飞新机遇
揭阳的用地感觉紧张了,不少企业闻风而动,瞄准了这片土地,于是过去是招商,现在是“挑商”
从新机场出来,道路平坦、舒适、靓丽,国际惯用的特色回环设计,路两旁开始平整的土地,高悬的巨幅房地产广告,明确地告诉踏入揭阳的每一个人:机遇的气息已经慢慢从机场渗出。
“以前是‘汽车跳,揭阳到’,路况很不好,现在神了”,广东中科信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楷笑着说,“飞机停稳,客人打电话来,我们才出去接,往往车子到了,客人刚刚出闸”。
全国两会一结束,李林楷就急着赶回公司。搞新能源的中科信泰在市场上并没有多少知名度,却无意中拿到了一个大单。
去年12月上旬,李林楷听说全国最大的电动车研发企业——湖北圣宝龙电动车有限公司有意寻找环保电池供应合作企业,这与他们研发的锂离子电池思路不谋而合。于是,他立马就把对方有关负责人请来揭阳,实地考察。
“我们本来已经有意投资天津,但到了揭阳后,发现这里整个空港物流链条很完备,比天津的性价比高。”圣宝龙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打动他们的是无意中翻看李林楷办公桌上的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揭阳十二条”,“这样的政府,还有整个粤东市场,让我们改变了主意”。
两家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投入了2亿元组成广东榕泰圣宝龙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后来又追加6亿元,建起年产2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车间,目前已经投产。
“空港建起来后,揭阳的市场会特别大,对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民企来说,机遇难逢。”李林楷是土生土长的揭阳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多年为粤东的发展奔走。
没有珠三角的便利,没有粤西的能源优势,在人多地少的粤东平原上,潮汕人彷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出门闯荡、改变命运,一旦机会来了,就牢牢抓住。
“其中揭阳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均经济水平偏低。”他感慨说,整个粤东地区要发展起来,揭阳这个“小弟”就得快跑。
因为,家门口的飞机场,一下子拉近了揭阳和世界的距离。
对这样的“赶跑”,揭阳市发展和改革局综合科科长高文阁感受尤深。今年春节后,他的工作方式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过去是招商,现在是“挑商”。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随着中石油、中海油等项目落户带来的效应,新机场即将启用的利好消息不断溢出,不少企业就闻风而动,瞄准了揭阳这片沃土。
于是,揭阳的用地感觉紧张了,因为很多项目想进来,“我们不得不对投资商有所挑选。”
据介绍,2010年揭阳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计划投资总额为1500亿元,结果完成了1935.4亿元;计划引入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引入了231个。其中,在机场所在的揭东县,计划引入16个亿元以上项目,最后引入了58个;有着临港优势的惠来计划引入10个亿元以上项目,最后引入了13个,两地的项目动工率都超过了200%。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揭阳实现生产总值1232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17%,增速位列广东第二。是年,汕头实现生产总值1425亿元;潮州实现生产总值645亿元。三地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整个粤东经济圈生产总值几近粤北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