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是必要的,成果是必得的,代价是必付的,改革是必须的,转型是必然的。”7月4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2届年会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谈及房地产市场形势时表示。对于全社会热议的房价合理期待问题,她对本报记者表示,“房价合理期待应该是收入比房价涨得快就可以了。”
记者:近3个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回升向好现象,这是不是房地产市场回暖的一个迹象?
聂梅生:我认为现在的状况是筑底阶段,而不是回暖。目前的状况是房屋成交量同比减少,但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房屋成交量降幅收窄,环比出现较大增长。6月份住宅价格开始筑底,筑底的态势是有涨有跌。比如环比,5月份百城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1%,6月份环比上涨0.05%;但5月、6月的同比分别又都下跌1.53%和1.9%。这种涨跌现象说明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于筑底状态,预计这种状况还会交叉持续一段时间。
记者:现在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政策大力鼓励的产业都在出现明显下滑迹象,而受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却在逐步走好。你认为房地产形势向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聂梅生:这次的走稳,是一个市场行为,政府并没有拉动房地产。这次与2008年、2009年不一样,不是政策上的宽松和支持,而是市场的力量。实际上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博弈的结果,市场会有自己的规律。
当然,降息、刺激“刚需”等微调政策会有一定作用,但只是预期作用,现在开发贷并没有放开。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投资急剧下跌,导致经济增长下滑。这次房地产投资“失血”是房企的集体决策,就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大家都预期不好,因此一季度投资出现了急剧下降。
原来大家认为,1.4万亿元的保障房投资可以补上商品房投资下滑的缺口,但实际上保障房是计划性的点滴式投入,一次大失血靠点滴不起作用。一季度投资急速下挫,如果没有二季度的筑底而继续下挫,可能会出现如美国、日本式的房地产硬着陆,中国经济将受到同样的牵连。
记者:你如何评价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聂梅生:本轮调控是必要的。在此之前,房价高、民怨大、投资过热、转型困难等几个背景和前提,推动了持续差不多两年的房地产调控。现在的调控成果是动用了行政、货币、市场等多种手段的结果,一定会取得势在必得的成果。目前的调控效果是,房价开始下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下行了,炒房者出局,房地产开发投资急速降温,住房双轨制启动,应该说是有效果的。
记者:但是,调控是一柄双刃剑,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是否也集聚了风险?
聂梅生:跟效果对应的代价是必付的。调控付出的代价是固定资产投资下滑、GDP增速下降、上下游产业箫条,以及未来的问题加速积累,但是这个代价是必付的,同时改革也是必须的。
记者:对于合理的房价回归,市场上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房价要下跌50%才是合理状态,有人则认为要收入倍增才能达到房价合理状态。你怎么认为?
聂梅生:大家谈房价收入比,无非是房价和收入的比值,这两个比值来讲,房价跌一倍,或者是收入上涨一倍效果都一样。国际上认同的合理比值区间是5~7倍。若收入不变,房价下跌,多个城市对房价下降的期待值是50%。而实际上,房价下跌50%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价格低于成本时是压缩不下去的,而成本包括土地价格、税费、建设成本等,当成本超过50%时,就会亏损。也可以让它亏损,但亏损以后就资不抵债,就会破产,破产后银行收购,银行收购这个点上可以达到50%的折价,之后拍卖,美国和日本都是这样做的,这个时候就能达到50%的下降。但是中国房地产如果也走这条路,最先倒下的就不是房地产商,当前上游的钢材、下游的装修都出现了高于房地产的跌幅,中国经济难以承受这种硬着陆,因此,我认为不会发生房价下跌50%的可能。
另外,有说法是收入倍增,也可以使房价合理。但这牵涉到复杂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比限购要难得多,短期内也很难做到。我认为,房价合理期待应该是收入比房价涨得快,从而逐步使房价收入比趋于合理就可以了。
记者:基于你对未来房地产形势的预判,你对房企有何建议?
聂梅生:房企的转型将成为必然。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已经转变了市场结构,各方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业的盈利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一定要转型促进住房的双轨制,促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内需消费。总之,房地产业要从投资拉动转到承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另外,大家不要总是盯着2011年出台的限购等等政策,应该盯着新政,应该盯着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房地产还要出台哪些新的政策,这才是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