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山寨型设计师
这类家具设计师多成长于中国家具行业起步阶段,人称山寨设计师,他们往往学历不高(但不伪造学历),人数最多,广泛分布于国内大小不等的家具企业和设计企业。他们每年辗转于各种大型家具展会,保持设计经验与时俱进,熟悉超过十种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最主要的特长是来料加工和快速仿制。
这类家具设计师经常让国外家具设计同行瞠目结舌。因为他们一年的产量就能超过原创设计师一辈子的产量。
他们的工作方式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山寨”。汽车设计界不乏他们的同类,最具代表的是比亚迪汽车,人们总能在比亚迪车上轻易找出不下十款大牌车的设计元素。在山寨设计师的产品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类鸡肋型设计师
第二类家具设计师成长于家具企业走出国门阶段,此阶段国家为了解决中国原创设计师不足的尴尬,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家具设计专业。但迫于中国现行设计教育体制弊端,他们毕业之后只是一个合格半成品,成了企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设计师。
他们在学校时,老师总是以大师的作品作为教学的范例,因此他们在思维和形象方面更像大师,对五花八门的流派满腹经纶。他们多从译文中了解外国家具大师的经历,对大师的作品及其理论和理念,朗朗上口,津津乐道。他们雄心勃勃,期望一举成名。
他们对家具造型的推敲不予余力,竭尽所能,寝食难安。他们崇尚“原创”,鄙视抄袭,为寻找可靠的依据,挖空心思编织与众不同的“理念”。他们经常为了造型而造型,但成果绝大多数止步于“理念”或“概念”阶段。
他们的想法尽管包含了很多忽隐忽现的艺术灵光,但始终缺乏货真价实的技术含量。
他们能够制造出比照片还照片的家具效果图,但更多的成为占用硬盘空间的鸡肋。他们经常很郁闷,陶醉于自我感觉,最后落得夸夸其谈,灵感不断被无数家具设计企业扼杀。
第三类跨界型设计师
这是西卡眼中真正的家具设计师,他们是自食其力的自由设计者。很多脱离于任何组织机构。他们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职业理想。他们经过“工作室项目制”的锤炼,有自己的设计理论或指导思想。他们技术扎实工作中不屑于夸夸其谈,更不屑于炫耀技巧。他们的灵感来自广泛的艺术领域也来自对生活细节入微的体察,我们姑且叫他跨界型设计师。
在这些人眼中不希望把自己的工作描述为“家具设计”,他们更愿意叫它“环境设计”,因为家具只是环境中的一个微小要素。这种统领全局的设计观不仅能开阔个人的艺术设计视野,也能让他们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游刃有余自由切换。他们称之为“理解市场保持原创”。
他们不盲目崇拜各种设计规范或设计标准,与那些枯燥的名词相比他们更喜欢用成熟的商业设计吸引客户。